ONE Percent Style 1%專訪:
https://onepercent.storm.mg/article/5082823
「我覺得古典音樂絕對是有個規範,有點像是語言的『文法』,但是在這個文法之內,其實你是有很多自由的發揮空間,等於說是在這『框框裡面的無極限』。」他說從現在的眼光來看,過去的自己在學習時,比較像是在尋找到那個架構與界限,當架構掌握好了,界限所規範的框架其實就比較不必要了,因為你已融會貫通,就有辦法很自由地去表達自己想要呈現的面貌;汪奕聞以蕭邦的作品為例,有這麼多大師、前輩已經對於蕭邦的作品進行研究闡述,身為一個演奏家怎麼在已經有了這麼多前輩的詮釋之下,如何能保有自己的詮釋,這是屬於自己的「個性」與「觀點」:「世界上發生就是有太多不同的選擇,你怎麼樣選擇?有時候你會有一點刻意的『不要去太被別人影響』,但在其中你要怎麼樣聽到自己的聲音,雖然這個聲音不見得是很大,但卻是重要的。」以前是「那東西很棒、我想要那個」於是就很容易就被牽過去,汪奕聞說,現在的自己有辦法在「那個東西很好」的情況下,讓「我」還是走在自己的脈絡上,「我就是我。」他說,這就是尋找自我的過程,而這也是一個演奏家畢其一生的極致追求。
文字:張世文
攝影:里昂紅
在演奏與教學上,同時追求卓越!——專訪鋼琴家汪奕聞
提及「音樂」,你的第一直覺是什麼呢?無論是否出身科班,相信絕大多數人能理解,音樂的學習,從來不易,和其他藝術類別相同,若想有所成,並非付出即能成就,想短時間一步到位取得成功,絕無可能,收穫掌聲之前,是長年的學習訓練、經驗上的磨練,以及美感和感受上的培養。
對於鋼琴家汪奕聞(Evan Wong)而言,「音樂,就是一種長年的追求!」每個時代,同一首經典曲目,不同的演奏者便有不同的感受、想法和再詮釋。因此,音樂的學習,以及古典樂的演奏,他認為,起始點是向大師們借鑑學習,但最終意義在於「找到一種屬於自己的聲音」
短暫分別,對「它」的念想於焉而生
訪談的開始,我們先將時光倒回,與汪奕聞一起憶起音樂學習的起步。這就不得不提及小學五年級時因家人工作關係,在英國生活半年之經歷;當時主修鋼琴的他,僅帶著自己的小提琴遠渡重洋,也只在當地找尋老師繼續小提琴的學習。
沒想到回到台灣後,那半年與鋼琴「暫時分手」的時光,讓小小年紀的他心中產生對於鋼琴一絲異樣的情緒,後來的他才明白,那種心裡的感覺,名為——想念,短暫的分別,讓他意識到自己對於鋼琴的熱愛!
若用一個名詞囊括起鋼琴初衷,那無疑是「他」
盤點起喜歡的音樂家,汪奕聞直言不同時期各有不同感受,從小小年紀時出於直覺地對巴哈作品的喜愛、國中時非常喜歡拉赫曼尼諾夫和柴可夫斯基,以及20世紀的鋼琴家如柯爾托 (Alfred Cortot和索夫羅尼茨基 ( Vladimir Sofronitsky) 等等,到大學時期著迷於鋼琴家席夫 (Andras Schiff)獨特的音色跟樂句;但,若要用一個名詞囊括起熱愛鋼琴的初衷,那無疑是「霍洛維茲」的名字!
汪奕聞憶起國小六年級自英國回到台灣後,無意間,在家中找到一捲鋼琴大師霍洛維茲在俄國最後一場鋼琴獨奏會的錄影帶,令他十分著迷!霍洛維茲個人化的音色、亟具能量的演奏,以及富有想像力的音樂詮釋,一直影響著他日後的演奏。
論起音樂,汪奕聞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錄影帶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這位俄國鋼琴大師的演奏為他帶來的感動難以忘懷,於是,霍洛維茲與鋼琴,在他心中始終無法被取代;汪奕聞補充道,即便在大學時期曾一度猶豫轉換至指揮賽道,但在他心目中,鋼琴演奏的那種純粹,以及於他個人而言,最能表達、展現自我的自由,仍割捨不下,言談間,他對於鋼琴那種深深的認定,也感染著我。
獨立思考之重要!你,就是所有問題的解答
說起旅外習藝,美國波士頓七年,紐約兩年,芝加哥四年,以及德國漢諾威兩年等經歷,自 14 歲起即以小小留學生身分離家的他,長年在外除了體會到了各地對於陌生臉孔的不信任,也曾遇過許多貴人幫助,與許多離鄉求學的音樂學子們一樣,在生活上,學會獨立自主,在學習上,則學會獨立思考,「一人在外,你只有自己。」
自 2023 年起,汪奕聞擔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專任助理教授,他也同時任教於臺北市立大學和輔仁大學,希望能將自身在外所學,與更多台灣學子們分享,雖說汪奕聞是教授鋼琴,但他表示「我一直覺得,希望帶給學生的反倒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況且,其實很多東西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那個答案,我期待學生能自己去發覺。」十分熱衷於教學的他,希望不僅是做到音樂上的傳道授業,更可以透過價值觀潛移默解學生之惑 ,為台灣教育,帶來正面影響。
編輯台幫你問| Q:想出國深造,有何建議? A:同時衡量「這三方面」很重要!
曾輾轉於不同城市間學習,汪奕聞以過來人經歷分享,每處新地方都帶給自己在音樂上許多不同的「刺激和養分」,因此,他十分鼓勵學生們出國進修學習,不僅可得到專業領域上的養分、與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菁英們在競爭激烈的音樂領域中切磋學習,更重要的是藉身處環境之中,接觸不同文化、藝術、歷史,拓展「眼界視野」上的獲得,以加深對於音樂表演的深刻理解!
至於衡量的點,他則提醒,首先,務實面來說,不外乎是「費用」上的考量,一般而言,大城市在預算上花費較高。接著,比起學校,對將來有意以演奏為主的人而言,對於「師資、想跟隨的老師」的選擇尤為重要!最後,從個人角度出發,選擇自己所喜愛的,判斷可從中獲得所欲得到資源的「城市」。
編輯台幫你問| Q:學音樂,不同地區,如何選擇? A:大方向來說,學習氛圍有所不同!
汪奕聞兼具美洲和歐洲學習經歷,我們不免對二者地區上差異感到好奇,與本次演出雷同似的,汪奕聞十分巧妙地以電影為喻,他形容美國猶如好萊塢電影般,充斥特效和絢麗風格;而德國宛如歐洲獨立製作的電影,著重傳統和美學的傳承。
汪奕聞的個人感受是,在美國,鋼琴演奏上會較注重個人演奏風格的建立,步調快速,城市中有非常多的演出劇目輪番上演,絕對不缺可以買票進場看 show 的機會;德國,則較側重於樂譜的記譜法、對於譜上的記號更在意,氛圍寧靜,適宜靜下心來好好鑽研作曲家的音樂語言與創作風格。
抽象思維訓練 + 品味價值觀培養 = 音樂
疫後三年,時代變遷快速,科技的發展腳步更快,每每推陳出新,短時間內又有新發布,汪奕聞有感於此,不免思索起音樂和人們之關係。他認為,音樂絕不僅有純在情感上的表達,音樂是一種比文字更直接的語言,它有很多理性結構,因此,是種很完整的抽象思維上的訓練,更是思考能力、品味、價值觀的養成。他笑說,因此,不只是專職音樂人,也真的很鼓勵大家都來學習音樂。
音樂,不僅是艱澀難懂的語彙,也可以是十分平易近人的藝術欣賞。
汪奕聞:我們正共享著流逝的時空
對我們長期跑世界各地演奏的人來說,臺灣其實已經稱得上是疫情之下的綠洲。即便2021年五、六月的時候曾經一度不太穩定,但也很快就控制下來了。其他國家可能連心理上的安定感都很難達成,所以待在臺灣心理狀態相對平穩很多。
也是因為這樣,讓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相較歐美,亞洲人似乎更習慣在有限的框架之下,去尋找限制中的最大自由,說不定因為這樣,整體公共衛生狀況才會這麼快就控制住?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應該算得上是一位典型的亞州人,至少從小就明白得犧牲一些什麼才能得到更好的作品,所以我們放棄過玩樂的時間、放棄過其他想做的事情;而今大家則是犧牲掉某些不方便,一起讓整個表演藝術的環境能夠穩定運行下去。
不過經歷了這些,也讓我更確信一件事:表演藝術的現場價值無法被線上媒體取代。不是在比較優劣,這是兩種全然不同的感受經驗。比方說,在錄音室我們能夠透過再製,達到腦海中最精準的音樂構思,而現場──多數時候可能都不夠完美,卻最能夠打動人,其中可能是因為我與音樂以及觀眾都活在同樣的空間,演奏出的音樂在那刻意味著時間的流逝,而我們共享這份流逝,光是如此,就無可代替。
TIFA 2022
不同的狂想,來自同一份勇敢做夢的精神──汪奕聞談《狂想.不止》
《狂想.不止》室內樂音樂會由五位備受國際矚目的臺灣音樂家聯手演出,共同演繹從現代到19世紀,四位作曲家突破當代框架的精彩作品,當他們在演奏中敬致那些勇敢與叛逆的同時,也盡情揮灑出屬於這個世代獨特的音樂哲學。五位演奏家、四位作曲家,這段跨越兩百年音樂交流,他們不僅用音樂狂想,更讓這股能量延綿不止。
對於一位演奏家而言,能將作曲家的意念融入我們自身的觀點和感情,並重新傳達給聽眾,也許是最重要也最困難的事情。儘管人生際遇不同,這四位作曲家都選擇了聆聽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聲音,並努力地維持著平衡,不止開創屬於自己獨特的音樂之路,更影響後世的創作者們;而這份音樂帶來的能量,也將透過五位演奏者帶來的樂音,傳遞與感染給每一位在現場聆聽的你我。